教育信息化
中科晟宇校園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圍繞師生服務的核心思想, 以為全校師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務、教學服務和科研服務為目標,依托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整合內部資源、積累現有信息化成果,全面兼顧歷史的、已有的校內信息化成果和積累,面向校園信息化當前的迫切需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校園信息化整體框架模型,為校園構建核心競爭力提供先進的、完整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1、校園信息化平臺
系統總體架構
圖:系統總體架構
1 、IT設施和云數據中心
IT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綜合布線系統、綜合管網弱電系統、園區骨干匯聚接入及無線網絡系統等,云數據中心包括云主機、虛擬化、存儲、容災、安全等基礎硬件設備,以及由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服務器、目錄服務器等構成的數字校園應用系統的數據匯聚、運行支撐環境。
2、基礎支撐平臺
包括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統一服務門戶平臺、統一消息平臺、內容管理平臺、統一支付平臺、地理信息服務、移動平臺等,以上平臺對上層應用提供身份識別、內容匯聚、消息傳遞、內容管理、移動應用等提供支撐。
3、數據管理平臺
數據管理平臺包括數據共享中心、數據交換平臺、數據監控系統、元數據管理等,數據交換平臺可以完成大量數據的ETL過程,給綜合數據查詢統計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數據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數據交換的狀態,實現數據交換的可視化管理。
3、數據管理平臺
數據管理平臺包括數據共享中心、數據交換平臺、數據監控系統、元數據管理等,數據交換平臺可以完成大量數據的ETL過程,給綜合數據查詢統計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數據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數據交換的狀態,實現數據交換的可視化管理。
4、統一開發運行平臺
綜合應用和綜合服務系統需要一個穩定可靠、安全的運行平臺來支撐,同時業務流程和管理的變革無處不在,需要有一個靈活、快速適應業務變化的開發平臺來保證應用按需定制。
5、綜合應用
綜合管理主要圍繞學校的教學、學生管理、辦公及人力資源管理,建設基于統一平臺的綜合應用系統,并通過數據平臺和門戶平臺,和現有管理系統完成信息的集成和流程的整合。
6、協同應用
協同應用服務主要圍繞高校的兩大核心業務內容——即教學與科研,主體內容定位在“協作服務”和“過程支持”上,通過人際協作過程的信息化,為提升學校教學質量與科研能力服務。
7、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即是利用數據抽取工具和數據挖掘工具等數據倉庫技術手段,梳理校情數據、積累信息資源、規范信息管理、加強教學的質量監控,促進學校各部門協調運作,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8、綜合服務
通過校園信息門戶體現面向師生、領導、合作企業、校友等服務對象提供一站式、個性化、全面的信息化綜合服務。系統所有提供的功能和應用通過綜合服務的形式對外發布,服務內容面向服務對象進行設計,在學校信息門戶平臺上進行展現。
2、安全管理系統
中科晟宇校園安全管理系統解決方案面向校園整體安全因素,以各種安防系統為手段、以數據為基礎,以物聯網、互聯網為紐帶,以大數據、云計算為核心技術,以服務校園安全管理為目標,堅持平、戰結合應用,構建全網絡、全數字、全方位、高智能的校園安全管理、服務體系,為校園安全保衛管理工作提供決策支撐服務,為校園師生提供便民服務。
校園安全管理系統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基礎,以高速網絡為紐帶,以各種安全防范子系統為手段,以信息化平臺為核心,以校園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務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結合教育部、教工委以及公安部相關文件指示要求,全面整合校園安防、消防、交通等安全保衛管理業務系統,運用智能分析、數據匯集、數據分析、信息研判等智能化技術,加強業務應用建設和應用深度挖掘,建設符合校園安全保衛管理工作的、高度智能化的校園安全保衛管理服務體系。